昆明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是我校十大实验中心之一,实验中心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其前身可追溯到1954年昆明理工大学建校时成立的物理教研室,历经70余年的发展,中心从最初的基础物理教研室逐步扩展为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及交叉学科实验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基地。
1.历史沿革
•1954年9月,成立物理教研室
•2002年3月,成立昆明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2002年4月,获批云南省高等学校示范实验室
•2024年1月,成立昆明理工大学校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2.中心概况
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5300平方米,拥有实验设备2000余件(套),固定资产600余万元,可开设实验项目50余项。面向19个学院71个专业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年服务学生人数6000余人,,年实验人学时数40余万。实验课程覆盖全校理工科专业,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的核心平台。中心以“夯实基础、强化应用、激发创新”为理念,支撑学校“新工科”与“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心在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同时,还是学校的对外宣传窗口,多次接待国内外到访团体,常年为南亚、东南亚国际留学生开设实验课。
多年来,物理实验中心始终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主旨,把实验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对学生精心管理,严格要求。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和加强。课程教学为全校理工类各专业学科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训练基础,使学生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研究素养,在学生的专业学习、科学研究方面一直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对学校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新工科建设、“双一流”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3.中心定位
•教学核心:承担全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任务,服务基础学科教育。
•创新平台:支撑学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
•科研支撑: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生学位论文、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实验条件,促进教研融合。
•社会服务:面向社会开放共享资源,推动科普教育与技术转化。
4.中心实验设施与资源
•基础实验区:涵盖力、热、光、电及近代经典物理实验。
•演示实验区:包括100余项物理演示实验。
•创新实验区:包括20余项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
•开放共享资源:超星在线教学资源平台。
5.师资队伍
中心拥有一支具有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的创新型实验教学团队。团队中有实验授课教师54人,教授15%、副教授28%,博士占比57%;实验专职技术人员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人,硕士学位人员占比90%。
6.教学体系
中心构建了“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
•基础性实验:夯实物理原理与操作技能;
•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问题分析与跨学科整合能力;
•创新研究性实验:以学科竞赛、科研项目为驱动,鼓励自主选题与探究;
•课程思政融入:通过科学史、科学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7.教学成果
•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 7 项、三等奖 4项;
•教师团队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出版实验教材4部;
8.特色与创新
•数智化赋能教学模式:通过扫描二维码等形式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突破时空限制;
•学科交叉实验设计:融合人工智能、冶金能源、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前沿领域;
•思政育人:把物理学家的科学家精神、爱国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到物理实验中,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协同并重的育人目标。
9.交流与合作
国内合作:与国内知名高校共建实验教学联盟;
校企协同:与国内头部实验仪器开发制造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产学研结合。
10.未来展望
•智能化升级:引入AI辅助实验教学系统,建设“智慧实验室”;
•前沿拓展:新增量子信息、新能源材料等方向实验;
•社会服务强化:建设科普教育基地,服务中小学科学教育。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
技术支持: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